民生实事让幸福落地生花 城事-四平站 李明伟 2599815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民生实事让幸福落地生花 城事-四平站 李明伟 2599815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四平站 > 城事

民生实事让幸福落地生花

2018-02-14 09:28 | 来源: 四平日报

  从破旧的房子搬进了新楼房,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村民像市民一样喝上了自来水,困难群众医疗有了保障……一幅幅温暖的民生图景,在双辽百姓眼前、身边次第展开,一个个热切的民生期盼,在百姓的心里、口中娓娓道来。2017年,双辽市的老百姓都在为民生改善给城市带来的新变化而津津乐道。

  加强路网建设

  让幸福不断“延伸”

  道路通,百业兴。说起以前的道路,家住在卧虎镇贺家村的张大爷说道:“以前大风天不愿意出门,大雨天不能出门,现在路修好了,出门心里也敞亮了。”从城乡街路的“华丽”到村屯道路的“实惠”,城市发展的福利延伸到了百姓家门口。

  一年来,双辽市完成南运路、郑家屯大街等 19 条主次街巷路升级改造、断头路优化贯通工程。加大力度建设国省干线,完成G203线沿线乡镇过境段加宽工程,集双高速双辽段全面开工,国道303线南至辽河大桥收费站省级改造工程竣工通车。形成村屯公路网络,提高“屯屯通”覆盖率。共修建农村公路101公里,自然屯全面实现通硬化路。民生跟着“民声”走,随着双辽城市、农村路网结构的不断完善,极大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

  建设安居工程

  让幸福持续“升温”

  “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一分钱不用花就能住进这么漂亮的房子。”兴隆镇乐利村的危房改造户赵林刚搬进新建的60平方米新房激动地说:“现在党的政策是越来越好了,房子有了,生活也安定了,别提心里多高兴了。”民生标准只升不降,民生投入只增不减。安居工程,让更多的百姓“喜入新居笑开颜”。

  2017 年,双辽市城市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及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成效明显。完成房屋征收16万平方米、棚改住房1868套;建设廉租房 406 套、公租房300套。全国农村危房改造已落实2923户。

  织密保障网络

  让幸福不断“提速”

  在双辽市1路公交车上笔者偶遇一位老人。老人上车刷卡过后,笔者主动让座,于是攀谈了起来。老人说:“现在真是掉进了福窝窝,有了这张卡乘坐公交车都不用花钱,出行更方便了,这件事真是办到了我们心坎上。”2017年,双辽市城区实行了65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政策。

  一个个真切的民生实事陆续兑现,幸福洋溢在百姓心坎里,流传在百姓口碑中。过去的一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5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万人;完成8个公办社会福利服务中心配套设施建设;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9处,惠及群众 9918 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每月400元和每年3600元,并按照省民政厅城乡统筹的工作要求,将农村低保金实行按月发放,缩短了农村困难群众申请低保、审批低保的周期;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达7.59万人,定点医院、药店分别达12家、108家;新农合运行平稳,参合率占农业人口的99.8%。

  办好社会事业

  让幸福持续“加码”

  教育和卫生是民生事业的重中之重,推进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是一个持续发力的过程。2017年,双辽市加大投入力度,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柳条乡中心小学、红旗中学等7所中小学教学楼改扩建工程全部竣工,职业中专农业技术实习基地建成投入使用,顺利通过省义务教育“三项督导”验收。卫生计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柳条、王奔、卧虎卫生院被省政府推荐为全国群众满意卫生院,全省“新国优”创建工作经验交流推进会在双辽市召开。

  当夕阳漫染,百姓们便结伴来到一个个文化广场,扭秧歌、跳广场舞、散步遛弯,各得其乐,文化广场为双辽百姓提供了别样舞台。为满足城乡群众多元化需求,南湖公园、人民广场、西善街文化长廊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帅府广场、月牙广场投入使用;配建城乡健身路径15条;体育场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农村文化广场实现了全覆盖,一座座公共文化设施拔地而起,一项项文化惠民举措落地生根,点点滴滴不断累加了百姓的幸福指数。

  把民生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在衣食住行中写进牵挂关怀,在百姓忧乐间收获累累硕果,已成为双辽市委、市政府坚持不懈的民生追求。

编辑: 李明伟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