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伊通美食文化旅游民族特色品牌,推动全县文化旅游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坚持做好“文化+旅游”、“文化旅游+”的文章,精心搭建载体平台,提高伊通在全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域内外更多的人认识伊通、亲近伊通、走进伊通,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7月18日,由伊通满族自治县县委、县人民政府主办,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县民族宗教局、县住建局、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融媒体中心协办,县旅游协会、伊旅联盟有限公司承办的“伊鹿高鸽 满族·伊通首届消夏美食节”暨伊通满族自治县非遗产业峰会活动在万众瞩目中盛大开幕。
四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金紫鹰、副局长王志平,伊通满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赵春飞,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鑫等领导,县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各乡镇(街道)分管旅游领导,以及涉旅企业负责人、域内外美食企业家、40余家特色农产品企业、纪念品经销商和社会各界代表出席开幕式。
伊通县副县长刘鑫宣布,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鹿高鸽 满族·伊通首届消夏美食节”开幕!
伊通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赵春飞在开幕式致辞中说,在举国上下喜迎伟大祖国七十华诞的美好时节,伊通满族自治县首届“伊鹿高鸽消夏美食节”正式启幕!伊通是吉林省唯一的满族自治县,素有“七星福地”之美誉,这里青山有故事,流水有传说。近年来,伊通县委县政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指引下,确立了“31345”总体布局和“四个伊通”发展目标,全县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民族优势不断彰显,城市品位不断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美食作为民族的记忆和乡愁,不仅深植于人们心中,也成为最具开发潜力的文化旅游资源。伊通举办“满族·伊通首届消夏美食节”,旨在打造“伊鹿高鸽”这一文化旅游品牌,深入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动文旅商品的产业化、规模化、系列化、品牌化和市场化,构建“文化旅游+”生态圈,让文化旅游为商品赋能,让供给精准衔接大众消费市场,让中国生态魅力县城勃发生机,让“舌尖上的伊通”成为吉林乃至全国的美食名片!
四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金紫鹰、副局长王志平,伊通满族自治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春飞、副县长刘鑫、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于向阳为21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授牌,并颁发证书。
有关市县领导和嘉宾为本次活动进行剪彩,并参观了满族伊通特色商贸展区。
据了解,该活动自2019年7月18日至9月13日,历时8周时间,地点设在金港城道东、库仑大路北侧、伊通大街与库伦大路交会处航宇新城小区门前三处,共分餐饮美食区、农副土特产品区、旅游纪念品区、满族风情演绎区四大展区,涵盖伊通烧鸽子、海鲜烧烤、满族特色小吃、有机稻米、山珍、山野菜、满族服饰、剪纸、手工艺品、婴儿用品、萨满风情演绎、民族舞蹈、二人转等近20个板块,设有120个展位,80家域内外美食企业、吉林省(含伊通当地)40余家特色农产品企业及纪念品经销商参展。
美食街期间,整个活动以“主题活动+周期活动+展卖活动+论坛峰会”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分预热期、执行期、后续期三个阶段举办有针对性的活动,先后开展美食、特色农产品、旅游纪念品、小商品等展销、非遗文化美食主题周、“伊鹿高鸽”主题美食周、网红主题美食周、疯狂啤酒擂台赛主题美食周、“二人转演艺”主题美食周、满族风情婚礼主题美食周、满族文化主题美食周、形象大使评选主题周等系列活动。期间,还将举办“满族美食论坛峰会”、“非遗品牌推介会”、“美食品鉴评审会”、新闻发布会和项目签约仪式。
主办方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伊鹿高鸽 满族·伊通首届消夏美食节”活动的举办,有利于伊通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升级与创建,有利于伊通城市文化IP的塑造与推广,有利于伊通文化旅游品牌享誉吉林、走出吉林,最终实现“一三七”活动目标,即一个品牌——伊通满族文化旅游品牌,三个效应——生态效应、经济效应、社会效应,七个成果——满族特色美食推广成果、打造伊通文化旅游品牌成果、“三个一批”成果(升级一批景点、美食,培育一批商家、产品,创建一批新型旅游主体)、促进招商引资成果、“一节三会”成果(树立“满族美食节”新地标、搭建“非遗产业峰会、旅游产品推介会、满族美食品鉴评审会”平台)、形成全民推广成果、团队成果(衍生“伊旅联盟股份有限公司”服务伊通团队),对进一步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将起到极大的引擎和助推作用。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李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