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创作二人转武林“秘笈” 修炼内功的二人转宗师 要闻-四平站 赵新 2864333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创作二人转武林“秘笈” 修炼内功的二人转宗师 要闻-四平站 赵新 286433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四平站 > 要闻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创作二人转武林“秘笈” 修炼内功的二人转宗师

2019-04-21 14:29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如果说董孝芳的“五功”在武侠小说中练的是外功的话,那么,赵月正就是一位修炼内功的行家。同时,他也为二人转“江湖”自创“秘笈”,也就是源泉。

  著名二人转理论家王肯在为《赵月正二人转作品集》作序时说道:“我们有一批二人转作家,面对几多双世俗的冷眼,用心血培植这株生长在冰天雪地的野草。月正同志便是其中的一位。他和另外一些有成就的同志一样,不把二人转创作当作通向文学创作大路的一股羊肠小道,而是用自己坚实的脚步,不断拓宽自己这条通向人民群众心灵之路。”

  赵月正,梨树二人转剧作家中最杰出的一位领军者,出类拔萃的举旗人。他“坚实的脚步”,他孜孜以求的“通向人民群众心灵之路”,就是梨树二人转剧作家们所共同探寻、求索的路。

  赵月正,1943年出生于吉林省梨树县喇嘛店。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人事厅、文化厅、省文联命名的“吉林省著名二人转剧作家”,从事地方戏曲·二人转创作近四十年。

  有人或许会问:这样赫赫有名的剧作家,一定是哪个戏剧院校、大专院校“科班”出身的高才生吧?

  答案是否定的。

  实话实说,赵月正就是位普通师范毕业的中专生,是地地道道半路出家”的二人转剧作家。所以有今天的作为,是他不倦追求、不倦奋斗的结果。因此,有人戏称他是“炉灶作家”。用他自己的话说:“四十年的路,曲曲弯弯,很不平坦。微薄的成功喜悦伴随着绵绵不断的痛苦的探索。”“庆幸的是,我和二人转同生共长在关东这块良田沃土之上。更庆幸有很多关心我的良师益友。是他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才使我在这条生疏的路上得以向前迈步。”是梨树二人转浓浓的氛围,给了他创作二人转源源不断的灵感,也给了他创作二人转取之不竭的源泉。

  赵月正回忆,他懂事时,东北刚刚解放。那时候,冰天雪地的东北农村,愚昧、落后,除了红白喜事外,时不时地来个“跳大神”的,来伙“唱蹦蹦”(二人转)的,就算是热闹的事儿了。每逢“蹦蹦戏”进屯,屯里就像过节一样,大人孩子就可以大饱眼福了。每当这时,小月正就想去看,大人们虽怕他跑丢了不让去,他也抽冷子跟小伙伴们看上几场,过过戏瘾。奶奶是个蹦蹦迷,逢“蹦”必看,虽然没文化,可聪明记性好。前村后屯地跟着“转”上几场,就学唱个不大离了。每当漫长难熬的冬夜到来的时候,屋外西北风卷着冒烟雪扑打着纸糊的窗棂,屋内油灯如豆,奶奶就一边打着麻绳,一边哼着不很完整的二人转。那优美而又多少带着苦涩味道的曲调,总是吸引着小月正趴在奶奶身边,出神地看,出神地听,美美的。

  赵月正说:“这就是属于我的学龄前教育,奶奶就是我所以喜欢上二人转艺术的启蒙老师。”

  家庭的熏陶,给了他从小喜欢二人转的先天营养;家乡民风,使他从心里爱上了二人转这原生态的民俗。

  月正上小学时,东北全境已经解放。小学校长原来是个木匠,很喜欢二人转,闲来没事儿时就哼唱几口。后来,抗美援朝了,区上组织文艺会演,校长就让月正和他八岁的姐姐唱出新二人转,宣传抗美援朝。会演结束后区长还高兴地单独接见了小姐俩,夸她们“唱得好”。更让赵月正难忘的是,当他如愿考入初中上学时,村里特意雇了一伙二人转吹奏班子—“喇叭牌子”,吹吹打打把他送到了县城中学。文艺会演,给了他演唱二人转的第一次机会;入学相送,把他的人生和二人转第一次连在了一起

  赵月正考入梨树师范学校后,他们的音乐老师是部队文工团的转业兵,他会拉小提琴,还会弹钢琴,这在当时的县级学校是很难得的,是为数不多的。他在学校成立的文工团里专事民族音乐和地方戏曲,他特别喜欢教学生们唱二人转。有趣的是,这位老师在给学生们上音乐课时,就穿扭东北大秧歌、唱东北二人转的服装讲课,学生们都很喜欢他。

  参加工作后,他有幸见到崇拜的二人转老师和偶像。师范毕业后,赵月正当了几年老师,后调到了县文化馆。赵月正到县文化馆工作后,见到了从省城插队落户到梨树的省内著名的二人转研究专家、真正的二人转老师于永江、顾玉增、王悦恒三位老师;第一次见到了他崇拜的偶像——吉林省著名的二人转专家、剧作家王肯老师。回忆这段经历,赵月正高兴地说:“在小学的时候,我就唱过王肯老师写的歌:高高的兴安岭、从草原到北京’。在农村当老师的时候,我还帮助村里小剧团排演过王肯老师写的吉剧《雨夜送粮)见到王肯老师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事。后来,当我战战将自己学写的二人转剧本稿子念给老师听时,王青老师鼓励我说小伙子,你年轻,要好好写。王肯老师鼓励指导我写二人转,于永江老师教我写二人转。我永记在心。永不能忘。是王肯、于永江这样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把我引进了二人转这座辉煌的艺术殿堂。

  从此,赵月正与梨树二人转结下了深厚情感,结下了不解之缘。真正开始了他40年奋斗、奉献二人转艺术创作的漫漫生涯。


  “勤学百艺通,苦练出真功”。

  这是二人转艺人皆知的一句“艺诀”。它告诉人们凡从艺之人和二人转艺人,“艺通”必有“勤学”,“真功”要靠“苦练”。这艺诀的逻辑内涵中,当然包含了二人转剧本创作中“勤学”、“苦练”内容。否则任何人的艺术追求、艺术梦想便会一事无成。赵月正在自己的艺术追求和梦想中,“勤学”了、“苦练”了,因此,他才有了今天丰厚的回报。

  一个出生在农村的孩子,一个仅有中专文化的“非科班”青年,要想步人艺术创作的成功之路,吃苦那是无以选择的。

  那时,他家的房子低矮简陋,简直就跟地下室一样,下陷的火炕和屋外地面一平,老少三辈同居一室,一个地桌,他和三个孩子共用,为了让孩子学习方便,他的创作多在炉灶台上完成。因此,那时大家都叫他“炉灶作家”。

  二人转是庄户人家的艺术,要得到家乡农民兄弟的欢迎,就要反映他们的生活,就要熟悉他们的语言,就要融人他们日常的民风、民俗。在人们的眼里,赵月正就是庄户人家的后代,他不仅自己水田早田的活计都会干,还经常到田头、到炕头采风、采访,磨掉自己的学生腔,磨掉自己文字表述的“文”病,使自己的语言、剧本一步步贴近农民,贴近大众。如“从春天看你一眼,恶心到老秋”那老头的手像老鸹爪子一样黑,也配拿这样的杯”。这样老百姓日常的熟知的语言,不断出现在他创作的剧本中。

  著名二人转剧作家、二人转理论家王肯在评论赵月正的二人转作品时认为特色有三:

  一是在“说口”方面有新的追求。特别是在《倒牵牛》中用“说口”刻画人物是成功的经验。

  二是注意情与味。有情无味缺特色,有味无情少魅力。月正的有些作品,情味结合较好。

  三是他不惮改。他的代表作《倒牵牛》《南郭学艺》初稿与定稿之间距离好远,是用汗水缩短这个距离的。

  赵月正说:“二人转是庄户人的艺术,特别要受到农民的欢迎但真要把乡民俗搬进戏里绝非易事。”为此,他确是流下了许多汗水的。

  日常,他总是随身携带两件宝:一支笔,一个笔记本。田间地头、市场头,他随时记录百姓生动的语言,随时记录身边感人的事儿。

  他的笔随时随地记下了大众民生,他的戏就有了伸向和贴近百姓生活的素材和保证,就有了融入时代和紧扣时代脉搏的条件和基础。于是,他便点石成金了、便妙笔生花了。一部部小戏、新戏就在“炉灶”边精彩问世了。

  单出头《南郭学艺》是赵月正根据历史典故“滥充数”改编而成的。他独具匠心,大胆尝试,以男角“单出头”这一少见的二人转艺术形式,寓深刻的思想性于幽默戏谑的艺术演绎之中,塑造了南郭先生的生动艺术形象,为这一具深刻哲理的艺术形象赋予其强烈的艺术生命。剧本创作独特、独到,创作是成功的,演出后受到广泛赞誉。

  东北有句俗语:“二人转车轱辘菜,乡间路旁开不败。”

  还有一句人人皆知的百姓话:“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

  赵月正说:“二人转是在关东这块土地上,应时应运、应人民需求而生的一门特殊的艺术。它是集戏剧、艺、杂技、音乐、舞蹈之精华于一身的独特的、先进的、新兴的艺术门类。”二人转结构独特,语言独特,表演独特,决定了二人转创作也有它自身的独特性。实践已经无数次证明,人转剧本的创作、演员的表演,只有紧紧把握住这诸多的“独特”风韵,二人转才能在艺术的百花园中,自立多彩,自立不败,异香醉人。

  然而,二人转剧本的创作、演员的表演,要能够紧紧把握住这诸多“独特”的风韵,绝非易事。

  梨树的二人转剧作家们认为,表演的“独特”,源于剧本的“独特”。没有剧本的“源”,就没有表演的“流”。于是,他们在二人转剧本的创作中努力探索、探求一条“独特的路。人们看到了,这条路是一条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绿色的路”。在他们的剧本中,有诙谐、幽默,没有“粉词”“淫语”,剧本字里行间充满着人生的感悟、哲理和激人向上的正能量。

  谈到剧本创作的体会,赵月正当年在《东北风》杂志发表过一篇《路的思索》的文章。他用老百姓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绿色”二人转剧本创作的深刻哲理。给人启迪,发人深省。

  当前,二人转的创作和演出如何能在继承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繁荣,这是一个紧迫的时代的命题,也是需要每一个二人转艺术工作者思考和回答的重大的命题。

  相信,如赵月正一样的,有良心、有责任感的二人转剧作家,不仅会认同赵月正的这“三点体会”,而且相信,这也同样是他们自身二人转艺术创作的切身的体会。在梨树这片“梨园沃土”,孕育、培育了一大批赵月正这样有良知、有良心,有使命感、有责任心的二人转剧作家。

  (以上内容为赵月正口述和报告文学《转乡情》)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摄影 李忠鑫

编辑: 赵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