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梨树县万发镇关家岗子村的老齐和老谭因为几垄土地归属闹上了法庭。案件一提交,郭家店人民法庭就启动了诉源治理机制,启用“金玉米调解工作室”的调解团队,联合万发镇司法所和村委会展开调节。调解中,调解员们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从邻里关系角度去劝导,实地走访调查摆事实。最终双方达成了调解,恢复了和气。
整个过程,也许只是一次“邻里地界”的小纠纷,但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背后,却折射出乡村治理中的大智慧。金玉米调解工作室,不仅仅是解决土地边界的问题,它更像是一个纽带,连接着村里的每一个人,让大家在纷繁复杂的纠葛中找到了共识,也让我们看到了在纷争中寻求和解的智慧。
近年来,梨树县人民法院致力于将诉源治理与黑土地保护工作紧密结合,在梨树县委、县政府的坚强后盾下,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实现了法庭服务的前置与深化,不仅将审判工作延伸至村庄社区,更将法律知识的光芒照亮至田间地头,把贴心的司法服务精准送达至农民的心田。进一步发挥人民法庭桥梁、窗口作用,切实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就地化解、及时化解,确保社会稳定和谐与黑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深化多元协同,筑牢源头预防的坚固防线。
梨树县人民法院主动融入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全力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的示范项目,构建了涵盖案件分流、矛盾化解、专业调解的“三进”诉前调解综合体系,开创了多元联动解决纠纷的“梨树模式”。
在梨树县委政法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369个基层治理单位已全部接入调解平台,司法、工会、妇联等8个关键部门携手参与矛盾调处,同时,吸纳了村镇干部、地方贤达、“梨树好人”等7类群体作为特邀调解员,组建起近千人规模的调解大军,共同致力于黑土地保护的诉前纠纷解决,实现了矛盾问题的即时发现、就地处理和有效化解。
梨树法院创新实施“法官入网格”工作机制,遵循“一员多格”的布局,将全院法官干警嵌入2810个网格,设置180块“网格法官”公示牌,通过主动公开身份和联系方式,确保群众能够准确找到并信任法官。同时,细化“网格法官”职责清单,融合网格调解与巡回审判,推行“网格吹哨、法官响应”的新模式,显著提升了司法保护黑土地的精确性和效率,全力打造“云治梨树”基层诉源治理的新名片。
拓宽服务边界,加速乡村振兴步伐。
梨树法院紧密围绕“三农”工作大局,积极延伸审判职能,在黑土地法治化保护和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上不断探索、持续用力。已设立26个黑土地保护服务站,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黑土地保护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十项举措》,涵盖打击违法行为、优化司法服务、法律援助、专题宣传等多个方面,完善机制,强化措施。
此外,梨树法院在大型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中设立了“签约法官”,提供“一对一”服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土地流转、生产资料采购、黑土地资源破坏等8类18项法律问题提供精准指导。多年来,法院干警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现场化解土地纠纷千余起,有力推动了“梨树模式”的健康发展。
守护绿色家园,构建生态保护新体系。
为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梨树法院于2019年8月成立了环境资源法庭,实行环境资源类案件的“三合一”审理模式,并被指定为四平市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法院,全面覆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的案件审理,为生态环境提供全方位司法保护。
梨树法院积极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机制,与环保、林业、国土、公安、检察等部门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将协同性、预防性、修复性、公益性原则融入环境资源审判,形成“共担责任、共护生态、共享经验”的环境治理格局。同时,加强审判队伍建设,培养兼具环境法律知识和环境科学背景的专家型法官,引入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民陪审员,不断提升环境资源审判的专业性和准确性,确保生态环境司法理念在各类案件中得到一贯执行,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和公共利益。
梨树法院还坚持恢复性司法与专业化审判相结合,将修复行为和效果作为案件审理的关键考量,引导污染者主动修复环境,平衡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严厉打击破坏黑土地、非法采矿、非法狩猎、违法占用耕地等犯罪行为,有效保护了珍贵的黑土地资源。
未来,梨树法院将继续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在法治道路上不断开创新局面,为保护绿色家园、促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毛思博